史伟云:承诺全院不收红包 呼吁医生要靠技术吃饭
(转自大众网)
5月5日上午8点,史伟云回访一位由他主刀手术的患者。说是查房,在记者看来,更像是轻松的聊天。恢复如何?眼睛什么感觉?有没有异物感?坐在裂隙灯显微镜前,史伟云仔细检查着患者的眼球,边查边问。记者 王长坤 马俊骥 摄
大众网济南5月15日讯(记者马俊骥 王长坤)近日,山东知名专家号涨价的消息引发许多网友的关注。山东省眼科医院作为济南第二家知名专家号涨价的医院,其调价效果和初衷倍受瞩目。大众网记者专访了该院唯一一位符合调价条件的知名专家——史伟云院长。
作为省眼科医院的院长史伟云把自己比作一个“换镜头”的人,自己本想当个“化工男”,却因高考调剂意外地走进了充满“讨厌味道”的医院,并机缘巧合与眼科结缘。作为一名曾两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眼科专家,他不愿过多地谈获得的奖项和头衔,而是从外地患者数量的角度去说明一所医院的实力和口碑;作为一个网上几乎搜不到相关报道的“低调”人物,在谈到知名专家号涨价时,他观点鲜明坚定地说这很正常,“医生就是要靠技术吃饭”,并承诺他的医院全院不收红包。
5月5日下午,史伟云为病人做板层角膜移植术。史伟云最多时一天要做30台手术,医院1/3的手术是由他亲自来做。大众网记者 王长坤 马俊骥 摄
7点就上班的专家,每天他的患者有一大半来自省外
作为山东省眼科医院的院长,只要没有别的工作安排,史伟云几乎每天7点就到医院上班。5月5日,上午7:30,记者刚到医院,正赶上史伟云脚步匆匆去查房。院长办公室在7楼,病房在11楼,史伟云径直走向楼梯间,快步地爬着楼梯,病房检查室内,已经有患者等着他了。
说是查房,在记者看来,更像是轻松的聊天。恢复如何?眼睛什么感觉?有没有异物感?坐在裂隙灯显微镜前,史伟云仔细检查着患者的眼球,边查边问,不时举起一只手,引导患者“看这里,看我的手”。史伟云与患者交流时,总是语气柔和、不紧不慢,诊疗时却雷厉风行、快速麻利。他身上似乎有让患者安心的独特感染力,虽然遭受病痛,但是几乎所有患者在检查后都是满脸微笑地返回病房。不少患者和他俨然早已成为老友,和他开上一两句玩笑,引得大家会心一笑。查房完毕,史伟云也要和其他医生护士一样参加早会,值班护士通报住院病人的病情和检查治疗情况,和所有人一样,史伟云站在检查室窗前,认真地听着。
5月5日是周四,正是史伟云坐诊的日子。作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常委、角膜病学组组长,史伟云称得上是国内顶尖的眼科角膜病专家。早上7:00左右,山东省眼科医院一楼的挂号处就已经被众多慕名而来的患者挤满,排起了长队。这些患者当中有的来自省内菏泽、枣庄等地,还有的是从黑龙江、浙江、江苏等地赶来。其中不少患者为了治好眼疾,已经去遍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众多国内知名医院,最后在这些医院医生的推荐下,来找史伟云。而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正是史伟云最引以为豪的地方。
“一家医院的病人,如果30%以上不是本省的,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你的水平。”史伟云说,如果一家医院的患者全是济南的,那说明它只是济南的一个好医院;如果大部分是山东的病人,那是山东省的一个好医院;如果大部分患者来自全国各地,那就可以称得上全国的好医院。在山东省眼科医院,来此诊治角膜病的患者里,省外患者的比例占到了一半以上。
无论什么样的病人走进诊室,史伟云都是一视同仁,尽心诊疗。记者 王长坤 马俊骥 摄
志愿当个“化工男”,却意外成了“换镜头”的人
很少有人知道,如今被众多患者慕名信赖的史伟云当年学医“并不是自己的选择”,最终专攻眼科也是机缘巧合。
1977年,18岁的史伟云参加高考制度恢复后的第一次考试,因为对化学很感兴趣,填报的志愿是化工,结果录取他的却是医学。
“我那时候最不喜欢学医了,我对医生感觉不好,最不喜欢医院的那个味儿,所以我一开始想的是坚决不学医。”史伟云说,当年的医院里全是青霉素的味儿,这让他受不了,但是录取通知书已寄到,只好是硬着头皮进了卫校的大门。
“上学两年都没怎么好好地学,觉得没感觉。”史伟云说,到了大学的第三年,一位专业课老师告诉他,再不好好学可能要毕不了业。史伟云这才发奋学习,最终顺利毕业。毕业后,史伟云被分配到一家县医院的外科。
史伟云说,他当时对做手术比较感兴趣,疝气、阑尾、胃大部切除等手术都能做。当时,那家县医院的院长是眼科专家,发现史伟云有些天分,就问他愿不愿意由外科转为眼科,做他的助手。就这样,史伟云跟眼科结缘。
在这位院长的指导下,史伟云进步很快,也渐渐意识到自己知识储备方面的不足。1989年,史伟云考取了我国眼科界唯一的工程院院士谢立信教授的研究生,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2000年,史伟云赴美国跟随世界角膜病大师Herbert Kaufman教授继续角膜病的基础研究工作。Herbert Kaufman教授也是谢立信院士当年留学美国时的老师。
回忆起当时在美国实验室里做的小老鼠角膜移植实验,史伟云依然印象深刻。“人的眼睛就像一部照相机,角膜病就等于照相机的镜头坏了,角膜移植就是给换照相机镜头。”史伟云说,人的角膜厚度只有0.5毫米,做角膜移植手术至少要在上面缝16针。如此精细的手术需要超乎常人想象的苦练,为了将手术能力练得“炉火纯青”,在美国求学期间,他在实验室里向比人角膜移植手术难得多的小鼠角膜移植实验发起了挑战。“小老鼠的角膜直径只有3毫米,厚度只有0.1毫米,这上面我要给它缝上八针,比人眼难多了。”史伟云说,他的老师Kaufman教授告诉他,当年只有谢立信院士做过这个实验,谢院士回国后,这个实验就没人做得出来了。史伟云是为数不多的做这个实验的人之一。
30多年的眼科临床诊治和基础研究,远赴英美的海外求学经历,让史伟云从一个“半路出家”的眼科助手,变成了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娴熟的眼科显微手术技巧的顶尖眼科专家。尤其在儿童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各类疑难角膜移植术手术方面,史伟云的多项创新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谢立信院士和史伟云团队申报的“感染性角膜病创新理论及其技术应用”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申报的“角膜病诊治的关键技术及临床应用”获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史伟云是这一项目的第一完成人。2013年,史伟云被推举为中华医学会角膜病学组组长,成为了我国角膜病诊疗和科研领域的新的带头人和领军者。
不少患者为了治好眼疾,已经去遍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众多国内知名医院,最后在这些医院的医生推荐下来找史伟云。记者 王长坤 马俊骥 摄
敢承诺全院不收红包的院长,讨厌让患者做手术排队
然而,这样一位“带头人和领军者”,虽然治好了无数疑难患者,但是面对患者的感谢时却总谦逊得像个学生。5月5日上午8:00多,查房完毕的史伟云返回办公室拿上茶杯就到楼下的诊室坐诊。这一上午,他为20多位病人进行了检查治疗。一位80岁的老年患者在检查完后,从裂隙灯显微镜的座椅上激动地站起来,冲史伟云连连竖大拇指,“跑了很多地方没治好,您给我一看很快就好了,真是‘庸医误人,名医治病’啊!”看到老人认真激动的样子,史伟云微笑着连连摆手。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四路372号
邮编:250021
电话:0531-81276111
咨询电话:0531-81276000
公众号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