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给需要的人是我们两人的心愿”
“捐献遗体,这是我们两人共同的心愿。”30日上午,79岁的千佛山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卢美源为妻子张慧生做出了捐献角膜的决定。与卢美源一样,今年同样79岁的张慧生也是一名医务工作者,退休前是千佛山医院特检科主任医师。
记者采访了解到,张慧生生前患有心律失常,血液在心房内淤滞,极易形成血栓。去年11月,血栓堵住了张慧生的大脑中动脉,造成其左侧肢体偏瘫。“今年上半年还挺好,8月初严重起来,呛咳造成食物进入气管又引发肺炎。”作为医生,卢美源对妻子的病情十分了解。卢美源告诉记者,到了后期妻子根本吃不下东西,因为一吃东西就止不住地咳嗽。
30日早晨6点半,重症监护室病床上的张慧生再次发病,最终张慧生的同事们没能从死神手里将其拉回来。
“捐出去给需要的人,这是我们两个人多年的心愿。我们上了岁数,能用什么就用什么,不能用就拿去解剖研究或是做标本。”谈到捐献遗体的决定,卢美源告诉记者,其实早在6年前他查出癌症的时候,两人就商量过遗体捐献的事,当时卢美源还向红十字会递交了捐献申请。
死后捐出遗体是另一种方式“救人”
“我们一家人都是学医的,都想为社会做点什么。目前咱们国家遗体捐献者太少,也是希望这种观念能被更多人了解接受,人虽然没了,但身体还是可以帮助一下别人的。”与父母一样,卢美源的女儿卢鲁也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对于母亲的遗体捐献,卢鲁还是十分理解的。另外,她和父亲都表示希望母亲的遗体能够进行病理解剖。卢鲁说,与其他心律失常不同,妈妈的病比较特殊,同时伴有心肌坏死。“必须病理解剖才能知道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这样。只有病理解剖,才会对医生以后治疗同样的病提供借鉴,有所帮助。”
“我去世以后,也要捐献出来,全部的。”卢美源说,他和妻子作为医务工作者,一辈子治病救人,死后捐出遗体,也算是以另外一种方式“救人”,同时希望能为祖国医学事业做一点贡献。
记者了解到,79岁的卢美源至今仍在医疗一线工作,作为医院骨科老主任,还是会定期到医院为病人做手术。就在12月29日晚上,卢美源还刚刚做了一台数小时的骨科手术,晚上11点才回家。
今年我省153人捐献眼角膜
30日上午11点,山东省红十字会和山东省眼科医院工作人员来到千佛山医院,摘取了张慧生的一对眼角膜。
据了解,山东是角膜病发病大省。而与庞大的等待移植角膜病患者相比,省内的捐献量远远无法满足需求,几乎每一对捐献出的角膜都有上百名患者排队等候。
“去年有170人捐献角膜,与需求还相差甚远,但好在每年捐献者都在逐渐增多,人们思想观念越来越开放,也越来越愿意接受捐献角膜了。”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说。
随着对眼角膜捐献的认知度越来越广,山东省登记的角膜捐献志愿者也在逐年增多。据山东省红十字会统计,截至2016年12月,全省累计登记角膜捐献志愿者为6267人,实现捐献903人。其中,2016年角膜捐献登记志愿者为478人,实现捐献15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