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Terrien角膜边缘变性,主要表现为慢性、双侧性角膜边缘部沟状变薄,角膜实质层萎缩,同时伴有角膜新生血管翳,晚期可形成局限性角膜葡萄肿,最终致角膜穿孔为特征的慢性眼病。流行病学调查,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中、老年较多,但也有在儿童时发病的报道。因为发病缓慢,有时在长达20年后,才出现明显的视力降低,是一种严重危害视力的角膜病。
二.病因
目前对Terrien角膜边缘变性的病因仍不十分清楚,与以下因素有关:
1.自身免疫性眼病 有些Terrien角膜边缘变性的患者伴有全身的胶原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对病变的角膜组织学检查,可找出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眼药水时,可减轻部分的充血和浸润。另外本病发生在角巩膜。其区域是自身免疫病的高发区。但是目前没有确切的证据证实本病和自身免疫相关。
2.变性疾病 本病为双侧进行性,有些患者没有任何炎症过程,组织病理学检查,仅显示角膜板层胶原纤维变性,且有脂质沉着。
3.炎症因素 Iwamoto对本病在电镜下存在不同的表现,建议分为2型,炎症型和非炎症型。炎症型以病灶区有淋巴、中性粒细胞浸润,纤维素样坏死,新生血管内有血栓形成。而非炎症型仅为角膜板层胶原变性样改变。
4.其他 有研究表明与继发泪液成分的异常和某些金属量异常有关。
三.临床表现
Terrien角膜边缘变性较多发生在角膜上方角巩膜缘,但可以在任何部分的角巩膜发病,早期为基质内的点状或弓弧形混浊、浸润,进而出现沟状变薄,靠角膜中央一侧边缘陡峭成白线状,病变为环形发展,靠角巩缘一侧较平坦。有的患者为边缘进行性基质变薄,并无沟状改变。病变区均可见大量新生血管翳伸入。新生血管上端附近有黄白色点状、片状、线状脂质沉着,脂质沉着区域为变性的进展部分。
随着病程进展,变薄的基质不能抵抗正常眼压,出现病变处角膜膨隆前凸,严重者只有一层病变的角膜上皮和后弹力层,当有外界压力及腹压增高时,膨隆出角膜可自行破裂、穿孔,虹膜嵌顿,据报道本病的自行穿孔率为10%左右。
通常Terrien角膜边缘变性的患者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只有出现角膜明显变薄、膨隆形成后,造成明显的角膜散光、视力下降且难以矫正时才来就诊。有些患者由于伴有表层巩膜炎、春季角结膜炎(角膜缘型)时,出现眼部炎症性症状而就诊。
临床上沿用Francois分期标准:
1.浸润期 上方周边部角膜出现与角膜缘平行的2-3mm宽白色混浊带,伴有新生血管伸入。
2.变性期 病变累及基质层,角膜变性而变薄,形成一弧形血管性沟状凹陷带。浅层组织渐被溶解吸收而形成小沟,沟内有脂质沉着。
3.膨隆期 病变区角膜变薄,形成单个或多个1.5-3mm或更宽的膨隆区,呈小囊肿样外观,此时有显著的不规则散光。
4.圆锥角膜期 病变区组织张力显著下降,在眼压作用下向前膨胀,当咳嗽或用力过猛时极易发生角膜破裂,导致眼内容脱出。
四.诊断
裂隙灯检查典型的临床表现,并结合超声角膜测厚,角膜曲率及角膜地形图就可以诊断。
但Terrien角膜边缘变性需要与Mooren溃疡,Wegener肉芽肿,角膜老年斑,圆锥角膜等鉴别。
五.治疗
1. 药物 由于原因不明,目前没有有效的药物,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或非甾体抗炎药物。除能缓解血管充血外,并不能阻止角膜变性的发展。
2.手术治疗 目前最有效的手术是部分板层或全板层角膜移植术。
边缘性角膜变性
.
部分板层角膜移植术后
山东省眼科医院角膜病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