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压,是青光眼最重要而且最容易监控的指标,也是评价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眼压的正常统计学范围是:10-21mmHg,可生活中部分人眼压会达到或超过统计学上限值(如23mmHg),那么此类人群可否诊断为青光眼,而这种眼压又是否安全,会不会导致视功能的损害呢?
正常状况下眼压具有昼夜变化的规律,最常见的是晨间高,晚间低,但个体之间也存在着差异。此外角膜的厚薄也与眼压的测量值密切相关。因此眼压的波动是呈曲线状态的,并且存在24小时波动、日间波动和季节波动。正常情况下眼压的波动应小于5mmHg,如波动范围大于8mmHg则要怀疑病理性眼压。
但是通常的单次门诊眼压并不能使我们知晓一天中的峰值眼压及眼压的波动值,所以进行24小时眼压测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们在一组针对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病理变化规律的研究中,发现超过三分之二的患者眼压高峰值位于晚上22:00至凌晨6:00,也就是说,这些患者的峰值眼压并不能在日间门诊时间(8:00-17:00)监测到。
因此通过24小时眼压监测,患者可以更科学的了解自己在未用药状态下(或停药一段时间以后)的基础眼压以及眼压变化情况,进而对青光眼予以确诊。其次,通过测量24小时眼压我们可以根据患者的峰值高度及波动规律来制订个性化的降眼压方案,确定安全的“靶眼压”,选择和调整合适的治疗方案。因为通常青光眼患者的眼压控制在峰值眼压下降三分之一较为安全。此外,24小时眼压监测对于指导患者用药也有积极的作用。
总之,通过24小时眼压监测,不仅可以对疑诊青光眼患者辅助确定诊断,而且对于确诊青光眼患者可以明确治疗目标,实现个性化治疗的目的,而不是盲目地降眼压治疗,从而达到24小时持续眼压控制,阻止视功能的进一步恶化。
山东省眼科医院 青光眼科 赵越超 张辉 供稿
2013-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