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动力疗法(PDT)原称光辐射疗法、光化学疗法,它是利用光动力反应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一种新技术。
1995年,湿性老年黄斑变性(AMD)的Ⅰ/Ⅱ期临床研究在美国开展,其中经PDT治疗后多数病人的视力有所改善,荧光血管造影结果显示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完全封闭。在此基础上进行了Ⅲ期临床研究,随访的结果显示,PDT治疗不仅能够避免中至重度视力丧失,而且还可以改善视力,这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病理性近视、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等所致的脉络膜新生血管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2000年,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正式批准PDT用于黄斑变性的临床治疗。我国在PDT方面的研究较美国、日本等国起步稍迟,但进步较快。目前,我国在光敏剂开发、相关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等方面已形成自己的特色,某些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
光动力疗法的临床特点:
1. 组织选择性好:PDT能在光照区域内较特异地作用于靶组织和细胞。这是光动力疗法最突出的优点,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重要器官的功能丧失,特别适用于重要器官的高精度治疗。
2. 作用表浅:对大多数组织而言,PDT的有效作用深度很浅。因此,PDT的主要临床适应症是一些靶组织为“薄层”结构的疾病。
3. 对微血管组织的损伤作用强:血管内皮细胞直接接触血流,细胞表面积大,对光敏剂吸收迅速,在光动力反应中消耗的光敏剂和氧可以得到快速补充,血液中产生的活性氧也可以直接损伤内皮细胞膜,所以PDT对微血管组织的选择性好,作用强。因此PDT特别适用于微血管疾病的治疗,如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
4. 它是一种局部治疗方法:PDT的治疗作用仅限于光照范围内,故只适用于病变范围局限的疾病。
5. 全身副反应少:由于PDT是一种局部治疗方法,无明显的全身副反应,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光动力治疗引发的病变组织破坏,作用过程相当和缓,其间伴随的对痛感神经的理化刺激也是很轻的。
光动力疗法的基本原理:生物组织中的内源性或外源性光敏物质受到相应波长(可见光、近红外光或紫外光)光照时,吸收光子能量,由基态变成激发态,处于激发态的光敏物质很不稳定,迅速经过物理退激或化学退激过程释放出能量而返回基态,其物理退激过程可以产生荧光,通过分析荧光光谱能进行疾病的诊断;其化学退激过程可以生成大量活性氧,活性氧能与多种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损伤细胞结构或影响细胞功能,因而产生治疗作用。在光动力效应体系中,物理退激与化学退激是同时存在而又相互竞争的两个反应过程。光动力效应能够用于疾病治疗是基于特定病变组织能较多地摄取和存留光敏剂而靶部位又较易受到光辐照。正是因为这样,利用强烈的光动力效应充分破坏病变组织才成为现实。一般说来,实体恶性肿瘤、某些癌前病变及一些良性病变可较多地摄取和存留光敏剂,只要这些病灶处于激光光纤能够抵达照射的范围,就可成为光动力治疗的适应证。目前,用于治疗非肿瘤性疾病的光敏药物有Visudyne(通用名verteporfin,或化学结构简称 BPD-MA)和氨基酮戊酸(5-aminolaevulinic acid,ALA)。临床常用Visudyne用于眼科CNV的治疗。
眼科适应证:用于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病理性近视、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等所致的典型性为主型中心凹下脉络膜新生血管。对于隐匿性中心凹下脉络膜新生血管为主的患者,尚无充分证据支持Visudyne治疗。
操作过程:输液前30分钟至2小时将患者瞳孔放大,Visudyne干粉15mg用7ml无菌注射用水溶解(千万不要用含盐溶液溶解药物),患者身高与体重乘积开方后再除以2即为所用稀释Visudyne的体积,然后用5%GS稀释至30ml,将输液泵的输液时间设在10分钟,速率3ml/min,在避光环境中开始输液并同时开始15分钟倒计时,激光治疗前2-5分钟进行眼部局部麻醉,计时结束即开始激光治疗。本激光波长为689nm,光照强度600mW/cm2,光照剂量50J/cm2,照射时间每只眼83秒,治疗区域:病变区域直径﹢1000um。
注意事项:部分患者注射时会感到背痛、头痛、眼痛、恶心,注射结束症状会渐渐消失。在进行Visudyne后24小时内对光极为敏感,所以在治疗后5天内应戴深色眼镜并待在家中避光,避免日光直射及大功率卤素灯光照射,治疗后不要驾驶任何交通工具,如果有药物渗出,可能会有疼痛,出红疹,个别患者在治疗后视力下降,但多能逐渐恢复。患者多需要两至三次PDT治疗新生血管。
目前,治疗各种病变所致的脉络膜新生血管较为棘手。近来,我院收治多例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患者,进行PDT治疗后眼底检查、FFA、OCT检查等均见黄斑部病变明显好转,视力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这充分说明光动力疗法对封闭脉络膜新生血管有较为肯定的疗效。
撰稿人:郇彦卫